2018-09-03来源:江苏省美术馆 |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 主办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政协书画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 协办单位: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 承办单位: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 展览时间: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6日 开幕时间:2018年8月17日上午11点整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1、2号展厅(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333号) 展览前言 中国画之山水,以师造化为基础,将内心蕴含的体悟与景物相交融,使寄托于笔端的山水与时代人文相辉映,有包容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情怀。“吞吐大荒”语出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意在吐纳川海,开拓大荒之野。正暗合了许钦松的绘画源于自然,又超脱于自然的山水格局与气象。 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许钦松继承了岭南画派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在置身山水画变革的时代氛围中,知常求变,融通求新,通过对思想、内容、题材、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多维度思考,在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呈现和格局气度上实施了具有创造价值的探索。因此,他的作品面貌是极具现代精神的。版画家出身的许钦松,将版画强烈黑白对比的审美结构用于山水画中,同时亦融合了中国画的水墨气韵,呈现出雄厚大气的画面氛围。在技法上,他将版画刀法的表现融入了中国画的笔法,于笔墨之间营造了刀砍斧凿般的效果,为当代山水画提供了新的审美视角。 尽管在画法风格上有诸多新的探索,但许钦松的山水画并非是对传统的完全解构。他承续了传统山水画的文化底蕴,他的笔下多画高山大川,山奔云涌,群山万壑,树木葱翠,画中的山水与树木,既有南方的清丽润泽,也有北方的浑厚苍茫,在游观的山水视角和天人合一的山水精神中,追寻山水画的传统价值。在此之上,他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基本原理,将对光与色的研究,对灰度的演绎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笔法相融合,从视觉上把握住了景物与光线的呼应关系,构成了天光云影于晦明之间的瞬间变化,营造出新的视觉体验。 江苏省美术馆此次展出“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呈现出许钦松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探索“环视法”、“大笔墨观”、“灰色领域研究”、“金石入画以及光色入画”等极具个人特色的山水画革新面貌,开创“圣洁山水”、“吞吐大荒”的山水图式。此次展览既是对许钦松寻求重建山水价值道路的展现,同时也为苏粤两省的艺术交流提供了契机。 个人简介
许钦松,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画学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广东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并担任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艺术顾问,“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总策划。 主要作品有:《潮的失落》、《心花》、《个个都是铁肩膀》、《诱惑》、《天音》、《南粤春晓》、《岭云带雨》、《高原甘雨》、《甘雨过山》、《长江揽胜》等。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92年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奖、 ’91中国西湖美术节银奖(版画最高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80-90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等多项大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武汉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美术馆、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关山月美术馆、原中国版画家协会、美国驻华大使馆、澳大利亚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版画艺术博物馆、泰国国王钦赐淡浮院、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机构收藏。出版有《许钦松》、《许钦松版画集》、《许钦松山水画集》、《许钦松自传体文集》、《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象外之象—许钦松山水画集》、《时代意象—许钦松艺术研究》、《年度大家—许钦松》、《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名家—许钦松》、《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许钦松》、《此岸·彼岸—许钦松谈山水画艺术》、《荣宝斋当代书画名家——许钦松山水画集》等。 作品赏析
《谷底》258×62cm 2014年
《月上天山》248×62cm 2014年 《舒云万里》145×365cm 2014年 《因风浪漫》124×248cm 2016年 《春风化雨》550×230cm 2011年 《大地风骨》650×230cm 2009年 《大岳涌云》239×600cm 2016年 《丰碑》600×230cm 2009年 《岭云带雨》215×628cm 2007年 《昆仑》600×240cm 2011年 《云壑古道》550×230cm 2011年 《高原甘雨》184×147cm 2009年 《高原阳光》123×123cm 2001年
《晓梦》123×123cm 2006年 《九华山胜景》184×147cm 2011年 责任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