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来源: 艺术中国 |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推进,90后一代正在崛起的青年策展人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当代艺术生态中崭露头角。蔡雨彤是一位常驻伦敦的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和艺术家,同时就职于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Art Centre)的Barbican immersive,在新的沉浸式展览出品的同时,她和团队共同将许多巴比肯出品地展览巡展到世界各地。在她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中,曾与陆明龙(Lawrence Lek),艾斯·戴夫林(Es Devlin),林博彦、夏达,张乐平等多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展开合作。她的策展实践遍及多个国家,包括中国、英国、意大利等,始终致力于将人文价值观融入艺术体验,构建“以观众为中心”的策展方法与关注社会生态的策展伦理,表现出对人类崇高命运的终极关怀,展现其对多元叙事、跨文化交流和策展创新的深刻承诺。与此同时,她不断探索艺术疗愈的潜力,通过艺术实践为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对话注入独特视角。 国际化视野下的包容性叙事 在Frameless Gallery(伦敦)、Voxoglass(香港)的工作的经历以及在多国的独立策展为蔡雨彤提供了全球视野。尤其在巴比肯艺术中心工作期间,蔡雨彤与其团队将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展览推广至全球,包括荷兰登博斯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 Den Bosch)、阿德莱德庆典中心(Adelaide Festival Centre)、加拿大卡尔加里科学馆(TELUS Spark Science Centre)等欧洲、美洲和澳洲各大美术馆。从制定全球巡展的传播策略,到协调展览在地性的调度,及国际复杂的物流和运输方案,蔡雨彤确保展览内容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保持相关性,巩固了巴比肯作为文化创新领导者的声誉。例如,巴比肯的重要展览《我们在地球上的时代》(Our Time on Earth)关注气候紧急情况下的动态反应,在蔡雨彤的协助下获得了全球包括日本艺术评论、Wallpaper、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Le Soleil等三十余家权威媒体的专业报道,扩大了展览的全球影响力。 《我们在地球上的时代》巡展海报,2024, © Peabody Essex Museum 全球化合作提升了她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协作能力,并且提供了与国际观众以及利益相关者建立深度联系的可能。在英国伦敦,蔡雨彤作为一名具备全球视野的亚洲女性策展人,在跨文化策展中如何避免文化挪用和误读成为她的重要课题。她尝试搭建连接东西方当代艺术桥梁,拓展艺术叙事边界,为东西方文化对话交流提供了新的阐释路径。在巴比肯《亚洲漫画:艺术形式的演变》(Asian Comics: Evolution of Artform)展览策划中,蔡雨彤作为展览项目幕后的重要团队成员,协助客座策展人保罗·格拉维特(Paul Gravett)共同将亚洲艺术家和女性漫画家如夏达,早稻,手冢治虫、Miyako Maki、Hur Young Man和 Lat等带到全球观众面前,展出整个亚洲漫画艺术和视觉叙事的生动旅程,包括日本木版画、印度教卷轴画、印刷漫画和当代插图等500多件作品。她将可及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置于策展工作核心,关注中国当代女性先锋漫画艺术创作者对时代的回应,例如Morel的《后宫女帝传》展示了女性主义的视角下的世界观,力求展览触及并吸引多元化的观众群体。从历史根源到最新的数字创新,她的工作帮助该展览深入探索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蓬勃发展的当代漫画文化以及传统的图形叙事艺术形式,展示了她对文化多样性的敏锐洞察。 除了深入探索当代策展实践的多样化模式,蔡雨彤自身也作为艺术家经历着媒介化的艺术创作之旅。在中国美术学院公共雕塑系接受本科专业训练使她探索了声音、灯光与数字媒体等跨学科应用,以构建能够促进情感治愈的沉浸式空间。2019年,她在卡拉拉国际雕塑工作坊中开启了与意大利艺术家的跨国合作,并共同完成展览。这段经历拓宽了她的创作视野以及对跨文化对话的实践能力。她的策展实践也延续了之前一直以来关注的方向,作为她长期的探索。 《未知向量》,铜场,2019开幕式发言(蔡雨彤左5) 关怀、修复与疗愈 如果说艺术界存在道德危机,那么策展人有道德责任来解决这些问题,尤其迫切需要重新评估主流的策展实践并重新捕捉时代精神。“策展人”(curator)的词源自拉丁语“cura”,意思是“关怀”。在当代艺术和策展研究领域,策展和护理(Care)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策展人蔡雨彤关注作为道德的策展实践,提出对“他者”的特定关怀,重新建立关怀在策展实践中的嵌入性以及艺术与社会的疗愈关系,延伸了艺术的“修正主义”功能和心理学意义。 2022年的威尼斯军械库,蔡雨彤领衔策划了《不眠者的别处》(Sleepless Elysium)群展,通过数字治疗实践与策展的创新结合,探索了非理性和无意识冒险的艺术在焦虑和不确定性语境下寻求内心和谐的潜力。伴随着“艺术疗法”作为艺术民主化的新发展,以及 web3和元宇宙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艺术被解读为各种技术萨满教和数字治疗仪式,蔡雨彤和策展团队选取的艺术家们以技术性的方式去回归到人类的本质需求,包括Elisabetta Antonucci,Adri São Bento,皓岳等。此外,她组织了一场在线音乐治疗研讨会吸引了全球 2000多名参与者,探索数字艺术与灵性的交集以及一种精神上的怀旧。 2023年,蔡雨彤在南伦敦Peckham的Safe House合作策划了“思想拥有了人”( Ideas have people)群展,本次展览的灵感植根于卡尔·荣格 (Carl Jung)、集体无意识和情结(complexes)理论。在荣格心理学的领域中,情结是指个人神秘心理状态中的无意识元素,探索情结是深入心灵深处的一种深刻方法。策展人在收集本次展览中作品中关注个体化的个人叙事以及个人追求的潜在集体印记和时代反映,致力于创造促进有意义的互动与情感联结的展览形式,为观众提供治愈的艺术体验。 出于对艺术治疗维度的关注,蔡雨彤与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澳门馆策展人常婵以及人类学学者Puti共同推出了播客《卧今思悖》(Walking Space)。该播客聚焦于艺术与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探索后疫情时代艺术参与在对抗年轻人孤独中的治疗作用,以及音乐治疗、参与式艺术等艺术形式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成为情感治愈的纽带并探索其缓解社会孤立方面的潜力。 创新策展实践:构建沉浸式乌托邦 目前依托于 Barbican Immersive的平台,蔡雨彤专注于突破传统艺术界限,探索当代文化、新兴技术和数字创造力。她寻求当代艺术变革下的策展新方法,努力确保那些代表性不足的热门、被压制的人或“双重殖民”的人不再被忽视。她将技术与人文叙事相结合,在沉浸体验的基础上传递对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环境伦理和社会正义的深刻思考。 2021年,她的早期策展项目曾在中国上海挥发艺术中心展出,引入了一种戏剧化、沉浸式的展览设计方法。讲台、红色塑料椅子、小便池、火烈鸟、乐谱和梦境的巨大象征性作品被放置在一个规则而庄严的框架内,所有事物似乎都相关且无关。通过将画廊变成荒诞喜剧的舞台,蔡雨彤重新定义了艺术品作为叙事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探索了观众参与公共艺术如何以削弱矛盾的方式介入该领域,建立在观众对于“合理性”的建设和自我突破上。 《云栖》(Dwelling on the Clouds,2022年, Ugly Duck,伦敦)项目是策展人蔡雨彤在伦敦Ugly Duck空间进行设计,采用了在视听空间中融入互动元素的沉浸式策展策略以加深观众参与度。展览建立在人们如今共享的“云朵存在”之上。自古以来,云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云”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隐喻。展出的作品围绕可知/不可知的云的当代性问题。蔡雨彤和策展团队选取大量多感官和多媒介作品的并置邀请观众想象独自漫游、栖息在云朵上,是否有可能逃离数字时代这种混乱的状态—去实体化的信息交换,回归大地,在大自然中重获再次凝视一片云朵的自由。 《云栖》,2022展览开幕式现场图片 蔡雨彤的特定场域项目《门槛》(‘threshold',2022年,伦敦,Craft Central)则是通过使用影像、绘画、装置等多种媒介并置历史和当代叙事创造了一个无国界且无法定义的空间。展览选址于19世纪的巨作遗址THE FORGE的美丽建筑中,在这个与日常叙事相悖的超凡脱俗的流动空间里,四位艺术家基于场地特征创作了基于’threshold’这一概念的超越生活情境和心理时间的场域。展览邀请观众进行现代话语和历史的对话,以及解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奇幻隐喻。在制定观众参与和情感联系的策略方面,她打破艺术“门槛”与公众之间的藩篱。 此外,蔡雨彤早期的公共艺术项目对技术的创新性使用和对艺术变革力量的关注为她后来策划强调参与式的沉浸式乌托邦展览奠定了基础。在多感官装置《欲之界》(Realm of Desire)中,蔡雨彤设想了一个众神冥想的河岸,退一步是欲望的沙漠,前进一步是现实生活。她使用白色拱门象征雅典神庙,隐喻了在内卷化和自我剥削成为常态的时代,人们无意识地追求欲望就像伸手抓沙子一样,对日常生活视而不见。这个作品也获得了中国超过10几家自媒体和媒体的报道,如Hi艺术等,得到广泛好评。 《欲之界》,蔡雨彤,公共装置,2021,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结语 作为一名活跃在当代全球艺术生态的“活动家”,蔡雨彤的策展和艺术实践方法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视角,无论媒介的技术复杂性如何,都确保观众的可访问性。策展人罗伯特·斯托(Robert Storr)曾表示:“展览不再像一个导师向观众灌输任何知识或真理,而是不发一言地向观众袒露自身,听从审美直觉的裁断。”如今,展览的构建更多依赖于观众的主观感知和直觉裁断。蔡雨彤的策展实践将技术导向的人文关怀治疗性、参与性和文化包容性融合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带着热情与爱。(文/言蕤,艺术媒体人,撰稿人,艺术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王洁 |